2006年4月14日(週五)至
2006年7月31日(週一)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一樓中庭
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國立臺灣大學臺大藝文活動推展工作室
在中國古代的文獻當中,「俑」本來是指外觀似人的偶像,孔子說:「始作俑者,其無後乎」,也是針對「俑」酷似真人而發出的慨嘆。不過,近代學界則為了便於分類,就將各種動物像或所謂的鎮墓獸都納入「俑」的範疇。所以如本次特展所見之駱駝、牛、馬、雞、犬或俗稱鎮墓獸等作品,習慣上都以「俑」概括之。
中國於史前就有陶俑的製作,但人俑則是戰國時期(481-221 B.C.)以來才逐漸興起。漢代(206 B.C.-220 A.D.)至唐代(618-906)這幾百年間是陶俑的盛期,到了宋代(960-1279),除了個別地區之外,俑類較少見到。漢唐之間的俑,有木俑、石俑、鉛俑、銅俑、鐵俑和陶俑等不同的質材,或許是由於陶土隨處可得,陶塑易於模做可以逼真,而若採用模製成形的技法則又可量產批發,因此在數量上就以陶俑佔絕大多數。陶俑主要的功能是用來陪葬,屬於廣義的「明器」,後者又有假器、凶器、鬼器、神器等別稱,是陪葬入壙「備物而不可物」,即不利實用只具象徵意義器物的總稱。
借由造型豐富的陶俑,不僅可以窺見當時的喪葬文化及其所反映出的社會風俗,陶俑同時也是理解古代服飾、樂舞、儀仗或家畜品種等各個領域的重要參考資料。比如說,展出的漢代人俑就具體而微地呈現漢人的衣裝,另外一件製作於八世紀的唐三彩駱駝,背有雙峰,可知是屬於中亞巴克特利亞(大夏)的駱駝,而不是阿拉伯產的單峰駝,凡此等等,請大家以輕鬆的心情盡情地欣賞。
藝術史研究所收藏的以中國為主的亞洲文物計有數百件,它們既是課堂上的教材,也常成為同學們鑑賞的對象。此次藝術史所與圖書館合作共同策劃「漢唐陶俑特展」,一方面是想做為實習案例,由研究生負責撰寫說明,累積經驗,另一方面則是想和全校師生分享這些生動而有趣的陶像,敬請批評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