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6日(週六)至
2024年10月27日(週日)
October 26-27 2024
10月26日: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演講廳
10月27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大樓七樓704會議室
October 26, 2024 (Saturday): Lecture Hall,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ctober 27, 2024 (Sunday): Room 704, Research Building,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Art Histor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uncil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本次研討會以隋唐帝國的物質文化為對象,採取兼顧帝國內部的地域差異與對外國際交流的雙向觀點,考察由物所蘊含的多元歷史文化。物質文化不僅是本次研討會的核心議題,也將作為跨學科、跨界研究的概念平臺。擬邀請相關領域學者進行專題性以及跨領域的學術對話,以促進隋唐藝術史、中國中古史、歐亞藝術文化交流史的研究。本次會議分為五個主題:「墓葬與明器」、「佛教與文物」、「圖像與物質」、「書寫與銘記」、「媒介與傳播」,邀請學者以「跨域」為核心概念進行發想。各場次的主題規劃並不侷限於物、物質、物性自身,兼重其在特定歷史時空之中的交換、流通、消費、傳播、分類方式,探究物與人、物與物之間的交互關係,並擴及其背後的人群網絡、歷史心性與文化變遷,進而反思隋唐帝國物質文化的特質。
This conference will focus on the material cultures of the Sui and Tang Empires and aims to approach them from
two angles in order to reveal the diverse and multi-layered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e art and artefacts.
These perspectives are, firstly,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within the two Empires and, secondly, the
international interactions which each of them had with other polities. Material culture will not only be the
core theme but will also serve as a conceptual platform for interdisciplinary conversations. We invite
scholars who work in relevant fields to engage in both specialized and interdisciplinary academic dialogues
with a view to promoting research not only on the art history of the Sui and Tang Empires, but, more widely,
on the history of medieval China, and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and artistic interaction across Eurasia.
Presenters are invited to conceptualize around the core idea of “crossing” in one of five main themes: “Tombs
and Minqi,” “Buddhism and Artifacts,” “Images and Objects,” and “Transmitters and Transmission.” We
furthermore invited papers to go beyond considering only the objects, materials and materiality and to
consider the exchange, circulation, consumption, transmiss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se. In taking this
approach we hope to explore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people and art and artefacts with a view to revealing the
underlying networks between them and between the different groups of people involved in those networks. We
furthermore welcome contributions on cultural change and historical mentality in order to reconsid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terial cultures of the Sui and Tang Empires.
2024年10月26日至27日,由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合辦的「跨域:隋唐帝國物質文化研究新取向」國際學術研討會於臺灣大學文學院演講廳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大樓704會議室隆重登場,吸引了超過100位來自國內外相關領域的學者與學生參與。
兩天的議程以隋唐帝國的物質文化為對象,「跨域」為核心概念進行發想。會議分為「墓葬與明器」、「佛教與文物」、「圖像與物質」、「書寫與銘記」、「媒介與傳播」五個主題,邀請相關領域學者進行專題性以及跨領域的學術對話,以促進隋唐藝術史、中國中古史、歐亞藝術文化交流史的研究。
第一天:開幕與基調演講研討會首日於上午9點半在臺灣大學文學院演講廳開幕,首場基調演講由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陳弱水講座教授擔任講者,講題為〈物之理由:試談唐代的享樂文化與尚美文化〉。陳教授說明,享樂文化是唐代相當重要的文化特徵,玄宗大力推動享樂制度化,包含訂定節日與休假日,並下詔鼓勵官員到郊外宴遊。這些舉措背後的思維,是將歡愉視為太平之世的表徵與確證。在尚美文化方面,陳教授以唐代精緻的「奢侈品」(luxury goods)及描繪奢侈時刻(moments of luxury)的詩文為例,剖析唐人對物質世界的欣賞與追求。他認為,這不僅是一種生活態度的表現,更反映出當時社會對物質之美的認同。本場由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盧慧紋教授兼所長主持,演講內容豐富,反應熱烈。
上午場次:回顧與展望隨後,盧慧紋教授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林聖智研究員兼副所長以「隋唐帝國物質文化研究的回顧與展望」進行發表。盧教授和林教授分別就「地上」和「地下」的物質遺存,回顧隋唐藝術與物質文化研究的特色與研究取向的變遷。他們指出,此次研討會主題規劃雖突顯物、物質與物性自身,但亦欲兼重其在特定歷史時空之中的交換、流通、消費、傳播與分類方式,探究物與人、物與物之間的交互關係,並擴及其背後的人群網絡、歷史心性與文化變遷,進而反思隋唐帝國物質文化的特質。
中午13:30由盧慧紋教授導覽,參觀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美術館的「豈止於善—受贈渡海書畫展II」展覽,及7件新出唐代墓誌拓片,其中「魏博節度使何弘敬」墓誌邊長將近200公分,是現今出土最大的唐代墓誌,令不少觀者驚呼。
「墓葬與明器」由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謝明良講座教授主持,三位學者深入探討唐代墓葬與明器的文化意涵。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小林仁學芸課長代理,以〈唐代盛唐婦女俑考—女性イメージの成立と展開〉為題,探討唐代女俑形象的演變並擴及女性形象變遷;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林郡儀助理教授則聚焦於〈唐代兩京喪葬物質文化的合與分—以陶俑發展為中心〉,解析兩京地區陶俑的獨立發展與互動趨勢。接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許雅惠教授發表〈唐三彩陶俑往何處去?〉,探討陶俑在宋代,尤其是四川地區的發展及其與兩京地區傳統的連結。此場次以陶俑為焦點,兼具不同朝代、地域、切入視角,啟發了聽眾對唐代墓葬文化的全新視角。
下午的第二個場次「佛教與文物」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顏娟英兼任研究員主持。首先,北京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系李靜杰教授在線上發表〈唐五代時期佛教物質文化的整體觀察〉,由較高的視點綜觀唐五代佛教物質文化的區域發展與交流模式。接著,國立故宮博物院展示服務處賴依縵副研究員以〈反思唐代密教及其藝術—以關中地區出土文物為例〉為題,以關中地區安國寺、法門寺等遺址的出土物為對象,從圖像學角度思考圖像傳播及其與在地文化的互動,剖析唐代精彩且獨特的密教圖像傳統。最後,日本上智大學國際教養學部詹晏怡助理教授的講題為〈從武則天、光明皇后到孝謙女皇:女主、佛教信仰與不空羂索觀音造像〉,文中分析武則天與光明皇后同為女性,且均以宗教進行政治展演,但對運作方式有不同的認識,目的也不盡相同。這些內容充分展示了唐代佛教文化的多元面貌。
第二天的研討會移至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第一場「圖像與物質」由林聖智教授主持。美國芝加哥大學藝術史系林偉正副教授於線上發表〈從唐代經塔談材質的神聖性〉,將經塔置於舍利崇拜與舍利塔興建的歷史情境重新理解,分析供養者如何透過念誦排列成塔形的經文,在「紙」這樣平面且易朽的載體上建構神聖空間。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李梅田教授同樣於線上發表,以〈唐墓殿堂式石槨的形制、圖像與禮儀涵義〉為題,分析殿堂式石槨的形制源流、使用人群和圖像配置,探討其在建構禮儀空間中的涵義。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許凱翔副教授在〈五代十國易代徵應物質載體的發掘與詮釋〉中,由傳世文獻出發,檢視讖言、讖謠等文字記載的物質載體,反思載體對易代徵應詮釋的影響,並說明物質載體是相關敘事得以完整的關鍵。
第二場「書寫與銘記」由盧慧紋教授主持,三位講者透過唐代墓誌和碑刻探討了文字與物質的結合。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凃宗呈副教授發表〈從「誌」到「石」:重新考察唐代墓誌的物質性功能〉,以「物的社會生命史」為研究取向,透視墓誌形成與使用過程中的參與者。淡江大學歷史學系古怡青副教授〈武則天巡幸扈從官研究—從「夏日遊石淙詩并序」談起〉則發掘武則天巡幸時,「臨時扈從官」所扮演的角色與意義及其重要性。最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黃庭碩助研究員則以〈至必書石:顏真卿的宦遊碑刻及其命運〉由制度史與物質文化兩路並進,分析顏真卿碑刻如何在唐代遷轉制度與顏真卿個人特質的交織下廣佈唐境。
第三場「媒介與傳播」由林郡儀助理教授主持。第一位講者為美國紐約大學古代世界研究所Sören Stark教授,以“New Data on the History and Archaeology of the City of Bukhara and its Interactions with China (3rd cent. BCE – 12th cent. CE)”為題,發表烏茲別克布哈拉2020年以來的考古發掘成果,以物質遺存為學界在中亞與中國貿易與外交網絡方面帶來新的認識。大阪市立美術館內藤榮館長〈正倉院宝物の唐代楽器について〉聚焦在正倉院北倉的唐代樂器,認為其中一部分可能為遣唐使吉備真備攜回。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郭珮君助理教授的〈唐代如法佛教在日本的再現與變遷:以《壽命經》的書寫及使用為例〉從書寫材料與目的以及使用情境剖析《壽命經》自唐傳入日本後的在地創發。
基調演講與結束研討會的壓軸是由謝明良講座教授進行的基調演講,題為〈唐咸亨年(670-674)的陶瓷景觀〉。謝教授從唐咸亨年間紀年墓中的陶瓷著手,探討這短短五年在區域樣式以及明器文化圈等方面體現的豐富問題,包含陶瓷成品的跨區流通、器式與釉彩裝飾的變遷、個別器類的分布範圍及其背後的生產與使用等。不僅勾勒出唐代陶瓷發展的多元樣貌,也對如何掌握陶瓷發展的區域性與跨區共性,在研究方法與方法論的層次做出針砭。此場由林聖智教授主持,演講內容發人深省,提問不斷。
10月28日移至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陳列館參觀「安陽隋唐墓瓷器特展」,展示在河南安陽小屯隋唐墓地出土的盤口壺、小瓶、香爐、燭臺等器物,其中兩件瓷門吏俑保存完好,尤為精美,吸引與會學者駐足探討。
本次研討會及參訪活動在熱烈的討論氛圍中圓滿落幕,除了為隋唐物質文化研究帶來更寬闊的視野與想像,同時開啟更多對話,充分展現物質文化做為跨域平臺的作用。